一、剂不足的处理

  1、故障现象 :整机制冷效果差 ,出水口仅有点凉,且用歧管压力表检查发现高压侧、低压侧压力均低(在正常转速下,环境温度为35℃左右时,低压表指数低于1kg/cm2,高压表指数低于10kg/cm2),同时从视液镜中可见气泡流动。

  2 、故障原因 :制冷系统有泄漏点,而导致制冷剂不足。

  3、处理方法:1)、用电子检漏仪查出泄漏点并进行修理或更换部件。

  2)、若未更换部件仅适量补充制冷剂即可;若更换部件 ,应按要求补加适量油,并对系统抽真空后加足制冷剂 。

  二、制冷剂充注过量

  1 、故障现象 :

  制冷效果差,用歧管压力表检查时发现高压侧、低压侧压力均过高(在压缩机转速为正常,环境温度为35℃时 ,高压表压力为19kg/cm2左右,低压表压力为2.3kg/cm2,且视液镜中见不到气泡流动。

  2、故障原因 :制冷系统内制冷剂加注过多,使制冷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导致制冷效果差。

  3 、处理方法:在系统中接入歧管压力表,缓缓拧松歧管压力表低压侧手动阀,使制冷剂徐徐排出(不能从高压侧排,因为从高压侧放制冷剂会带出大量冷冻油),直到高低侧压力正常,同时从视液镜中可看到制冷剂清晰流动,且偶尔有气泡流过。

  三、制冷系统混入空气

  1 、故障现象:整机制冷能力下降 ;用歧管压力表检查时发现高压侧压力偏高,低压侧压力有时也会高于正常值,(在压缩机转速为正常,环境温度为35°C时,高压侧压力高于20kg/cm2;且高压表指针有摆动;另一方面从视液镜中可看到许多气泡流动 。

  2、故障原因:

  系统中混入空气。主要是在组装或大修后,抽真空不彻底;充注制冷剂或加冷冻油时,将空气带入系统,或系统在负压工作时,通过不严密处混入空气 。制冷剂中有空气进入后 ,具有了一定的压力,而制冷剂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在一个密闭容器内 ,气体总压力等于各分压力之和 ,所以高低压表读数均高于正常值。

  3、处理方法:1)放出制冷剂(用压力表从低压侧徐徐放出) 。2)检查压缩机油的清洁度。3)抽真空后重新加注制冷剂。

  四、制冷系统出现“冰堵”

  1、故障现象:制冷系统周期性地忽而制冷 ,忽而不制冷,在运行过程中,歧管压力表上低压侧的指针经常在负压与正常值之间波动。

  2、故障原因:制冷系统内的制冷剂中混入水分 ,因水分与制冷剂是不相溶的,当制冷剂流经膨胀阀的节流小孔时 ,温度骤然下降,这些混合在制冷剂中的水分就容易在节流阀小孔或阀针孔周围附近结成很小颗粒的冰粒,呈球状或半球状 ,当冰粒结到一定程度时 ,阻塞了节流通道,形成冰堵故障 。当结冰产生冰堵后 ,制冷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制冷效果明显下降,甚至不制冷。

  此时,低压表出现负压 ,于是冰堵处温度明显回升 ,冰堵的冰粒融化成水,使冰堵现象消失,制冷系统又恢复正常工作,制冷良好,低压侧压力恢复正常 。一会儿系统又出现冰堵,系统工作不正常 。

  3、处理方法 :1)因为干燥剂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必须更换带有干燥剂的储液器,并加30ml的冷冻油。2)对系统抽真空,并加入规定量的制冷剂 。

  五、脏堵故障排除

  1、故障现象 :制冷效果差或不制冷 。空调系统运行时,歧管压力表上高/低压表的读数均小于正常值 ,(在压缩机转速正常,环境温度为35℃左右时 ,高压表侧压力低于9kg/cm2,低压侧压力处于负压状态) ,且过滤器及毛细管前后管路上有结霜或结露 。

  2 、故障原因:制冷系统中灰尘粘结或附着于过滤器进口端滤网处,或毛细管与过滤网接口处 ,使得此位置形成局部的节流现象,温度即迅速下降,出现结露或结霜。

  3、处理方法:若是过滤器进口处有结霜现象,又听到断断续续的气流声,用小板手轻击过滤器本体,气流声有所改变,同时过滤器与毛细管前霜层融化 ,可判断过滤器进口滤网堵塞。

  此时应 :①拆下毛细管 ,清洗滤网并吹干 ,重新装上。或更换过滤器②抽真空 ,加注制冷剂到规定量 。